溧阳市年民生实事之五——餐饮业品质品牌提升工程
■1.以成都太古里商贸区为标杆,以“全面对标、全面整改、全面规范、全面超越”为总则,提高全市餐饮业水平。
■2.引进2家国内外知名餐饮连锁企业进驻溧阳,满足消费新需求。
■3.溧城镇(现溧城街道)、天目湖镇、戴埠镇各按照省级示范街(区)标准建设一个示范餐饮集中区。
其他镇(区、街道)围绕旅游景点、溧阳1号公路各建设2至3家特色餐饮单位。
重点打造上河城、吾悦广场、曹山花居等10家餐饮标杆企业,示范引领全市餐饮业质量提升。
■4.开展旅游餐饮专项治理,制定溧阳市乡村旅游餐饮经营管理规范,全面提升乡村旅游餐饮质量、卫生等管理水平。
■5.对所有餐饮单位实施餐饮业油烟长效管理,确保油烟排放符合标准、社会满意。对所有餐饮单位开展“明厨亮灶”建设,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6.研究推进天目湖鱼头、溧阳白芹和溧阳扎肝的标准化建设。
民以食为天,餐饮业的发展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年以来,溧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餐饮业品质提升工程牵头单位,统筹协调各镇(区、街道)和相关部门,全力推动我市餐饮业品质提升,满足城市发展和群众生活需求。
近日,溧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来到位于戴埠镇南山小寨特色餐饮集中区的珍味堂,看到酒店部门经理陈小宇正在召开班前例会,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她会把餐饮业品质提升工程的规范和要求作为例会的主要内容。“各岗点今天要继续按要求落实,公筷公勺要坚持摆放,起菜也要按标准操作。后厨要加强卫生管理,规范操作,要比以前有更好的提升。”
餐饮业品质提升工程带来的变化,游客最有发言权。
与珍味堂同处戴埠镇南山小寨特色餐饮集中区的“潘家老鸡汤”是地道的特产餐馆,已经营多年。记者到此采访时,正值饭点。一位金坛的客人告诉记者:“我们经常到这里来吃饭,见证了这家店的变化,就餐体验比以前好了许多,菜肴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南山小寨特色餐饮集中区的新面貌是我市餐饮业品质提升工程成效的一个缩影。自该工程实施以来:
★溧阳砂锅鱼头、溧阳扎肝团体标准完成公示,溧阳白芹标准完成修订;
★家餐饮单位完成阳光餐饮建设,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学校食堂、如意食堂、养老机构食堂阳光餐饮覆盖率达%;
★贤合庄、喜茶等4家知名餐饮品牌落户溧阳;
★天目湖砂锅鱼头、清炒白芹、扎肝获评江苏省百道乡土地标菜;
★旧县豆腐、留云米酒、上*猪头糕、乌饭酒成为我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溧城街道上河城餐饮集中区、戴埠镇南山小寨特色餐饮集中区市场口碑逐步树立;
★涵田、天目湖宾馆、礼诗田园、溧阳宾馆等10家餐饮单位成为全市餐饮标杆企业;
★望星谷、九间房、曹山花居等58家特色餐饮单位成为全域旅游网红打卡点;
★家餐饮单位推行“公筷公勺”制度;
★全市餐饮服务经营者持证率、公示率达到%;
★年全市餐饮消费投诉举报同比下降40%。
“根据市委市*府的工作要求,餐饮业品质提升被列入年六大重点民生实事工程,经过我们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钱水庚告诉记者,“我们分别制定了大中型餐饮单位、小微餐饮单位、集体食堂、家庭厨房标准,覆盖全市餐饮行业;启用了阳光餐饮智慧食安APP监督系统;同时实施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平台协同,提高全市餐饮质量安全,优化餐饮品质品牌,改善餐饮消费环境,让群众满意度得到极大提升。”
餐饮业品质提升工程虽然对餐饮业经营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有利于餐饮业健康发展。
肥牛先生溧阳店经理宋俊华表示:“自从餐饮业品质提升工程实施以后,我们实施了明厨亮灶,菜品新鲜看得见,消费者还经常来参观我们的厨房。”
餐饮业品质提升是一项持续推进的工程,没有终点。钱水庚告诉记者,在巩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下一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强化餐饮行业的长效管理,深挖餐饮行业的发展潜力,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内容来源
溧阳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