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南朝谢朓《鼓吹曲·入朝曲》的这句诗让金陵在文学史上大放异彩。唐朝李白在寂静的夜里登上金陵城西楼,并用”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作为这首表达对谢朓的钦佩的诗歌的开篇,《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的成诗时间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唐玄宗开元十四年()诗人初至金陵时所作,其二是天宝年间(-)遭权奸谗毁被排挤而离开长安之后所写;全诗显示出苍茫、悲凉、沉郁的气氛与被排挤而离开长安后的心境相扣,因此鹤眼认为这首诗大概率是成于天宝年间。
在南京的众多别称之中,鹤眼最喜欢的一个就是金陵,因为她既有悠久的历史,也有独到的霸气;或许因此金陵才多次被用作南京历史上行*区的地名吧,比如五代十国时杨吴曾设有金陵府。
战国楚威王七年(前)楚国灭越国之后,楚威王欲借这里长江天堑为屏障而图谋天下而在石头城(今南京市清凉山)置金陵邑,唐朝《建康实录》记载:因山立号,置金陵邑;金陵之名始于此,至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这标志着南京地区设置行*区划从此开始。
金陵之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因金陵山(钟山、紫金山、金山)得名,因山顶岩石泛紫色,故称金陵山;《太平御览》卷引《金陵图》云:昔楚威王见此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因秦始皇(另说楚威王)在金陵岗埋金以镇王气而得,另据《建康实录》记载:楚之金陵,今石头城是也,或云地接华阳金坛之陵,故号金陵。
金陵邑可以说是南京最早设置的行*区划,此后除了作为南京的别称之外,金陵也曾被用作“县、府”的名字。
唐武德八年()归化县改名为金陵县,县治在今南京市;金陵县沿用了金陵和金陵邑的名字:《舆地志》有“蒋山古曰金陵山,县之名因此山立”的记载;这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金陵命名的县,但她的命名并非空穴来风,因为金陵县和金陵邑之间是有一定的历史传承的。
当时的归化县系武德三年()由江宁县改名而来。江宁县则是西晋太康二年()由临江县(治今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隋开皇十年迁今南京市区)改名,取“以江外无事宁静”之意得名;这里的临江县则是在太康元年由秣陵县析置,而秣陵县的前身就是金陵邑,秦始皇三十七年(前)金陵邑改设为秣陵县(治今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
以本地颇具历史的古地名作为县名,金陵县的命名是比较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加上其大气的意境,鹤眼认为如果金陵县的名字和建制能延续下去的话,也是我国地名命名比较成功的典范。
来源:旷野武德九年()金陵县迁治白下城(南京市金川门外)并更名为白下县;白下本名白石陂,东晋陶侃讨苏峻在此筑白石垒(又称白下)。无独有偶,与金陵县一样,白下县也是美丽且昙花一现的地名,存在九年之后,白下县在贞观九年()被改名为江宁县。金陵县仅存1年时间也让人觉得非常意外,此后她再没成为县级地名;后来南京的市辖区有很多以别称、古地名作为名称,这期间也没出现南京市金陵区这个名字。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转载须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