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坛区将长荡湖保护摆上重要位置,“十三五”期间投入78亿元,实施长荡湖综合整治,打出了一套生态修复“组合拳”,积极促进长荡湖由生产型湖泊向生态型湖泊转变。
整治沿湖环境强化源头保护
积极调整长荡湖周边产业结构,严控环湖区域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年以来,先后关停、搬迁沿湖化工、污染企业30余家,动迁沿湖非保留村庄房屋余户。积极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推进雨污分流,污水集中处理。严防污水入湖,通过接管、封堵等方法,整治沿湖出入湖河道15条、排口个,入湖水质提升明显。强化生态缓冲,在湖西入湖口建设浅滩隐坝7.8公里,形成引流槽,延长水体在生态湿地中的滞留时间,实现水质初步净化。实施退圩还湖和地形重塑工程,退还湖面10平方公里,蓄水库容和水体流动性得到显著增强。建设柚山美丽乡村,村容村景不断提档升级,并被命名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正逐步蝶变为美丽景区。
消除内源污染修复生态本底
开展退渔还湖,先后进行四轮网围整治工程,对长荡湖金坛区域内近5万亩网围彻底拆除,养殖、捕捞渔民全部离水上岸、转产转业,同时对沿湖条原先用于养殖、餐饮、居住等类别的废弃船只进行全面清理,养殖造成的内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实施生态清淤工程,采用环保绞吸加板框压滤工艺,将淤泥压缩固化,累计清淤34平方公里,清淤量达万立方米,彻底消除底泥污染释放风险。
重构生态系统提升自净能力
实施以渔保水,建成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亩,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年以来,先后放入鲢鳙鱼多万尾、青虾苗多万尾、大眼幼体蟹苗3亿余只、螺蛳余吨,鱼类每年带走水体中的氮60吨、磷25吨,在丰富渔业资源的同时净化了水质。实施以草净水,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方式,由点及面恢复各类挺水、沉水植物近亩,有效净化湖区水质。实施以岸护水,沿长荡湖堤岸线内侧建设生态护岸近16公里,恢复沿湖湿地景观,逐步构建截污、净污的绿色生态屏障。
筑牢防汛堤坝打造生态廊道
兼顾沿湖防洪、交通、景观等功能,修建环湖防洪大堤45公里,其中路堤合一工程18公里,形成防洪包围圈,同时开展生态连绵带建设,建设亲水慢道,串起沿湖景观,彻底改变了临湖不见水的历史,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提升调蓄功能,与流域内其他引排工程紧密结合,融入景观元素,在出湖河道建设闸站4座,防洪灌溉能力和生态景观效果明显提升。
针对长荡湖生态保护,近年来金坛区不断解放思想、创新举措,全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目前长荡湖沿湖道路全面贯通,防洪屏障发挥效用,污染源头内外同治,沿湖景观加快打造,亲水空间不断拓展,国家湿地公园成功创建,有效解决了水患、水源、水质、水景等方面的问题,长荡湖的靓丽容颜初步呈现。
往期精彩回顾
溧阳:聚焦排污口整治擦亮碧水河湖生态底色武进:补贴30%!财*为环境治理“加油”新北区:大气污染防治“蔚蓝”*建联盟成立更
多
精
彩
请扫描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