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实验小学教育教学联盟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
4月7日下午,金坛西城实验小学教学联盟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在常胜分校举行。集团校(西城小学、城西分校、常胜分校)、联盟校(朱林小学、西岗小学、唐王小学)五六年级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聚焦文言文教学
本次教研主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文言文教学。常胜分校卞云飞、史晓霞老师分别执教研究课:六年级下册的两篇文言课文《学奕》《两小儿辩日》。课后,各学校教师代表以两节课为例做了主题评课,并就小学文言文教学展开研讨。
卞云飞老师执教《学弈》
史晓霞老师执教《两小儿辩日》
主题评课
文言是中国古老的语言,是中华民族的母语。它不仅仅是文化传承的工具和媒介,更是灿烂的文化遗产。统编本小学语文课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编排了11课文言文,共计16篇,可见教材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视。这既是对语文素养的重视,也是对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视。通过研讨,老师们对部编本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与策略进行了探讨。
习“言”为先,积累文言之经验。文言文难读难懂,其词汇意义与语法的古今变化是主要原因。其实这种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虚词的用法、特殊的古今异义、独特句式等,适当的提炼、长期的诵读有助于学生掌握这种规律,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文言阅读语感。课堂上,两位老师都格外注重“言”的学习与积累,如《学弈》一课中的“援”“之”的教学,如《两小儿辩日》中的“为”“汤”的教学,两位老师利用注释、图片、字源等,搭建理解支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障碍。
以“文”为本,涵泳文章之表达。选入教材中的文言文均是经典之作,作者炼字炼句的考究,谋篇布局的缜密,都值得品味。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文本自身表达特点,充分挖掘其表达意味。《学奕》《两小儿辩日》都是“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经典范例。教学这两篇文言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引领学生体会、学习怎样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观点。卞老师、史老师两位老师都紧扣这一教学重点展开教学。《学奕》中的两位学徒学弈时的不同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使作者观点的呈现更加有说服力。《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鲜明地提出观点,又分别摆出事例。他俩在论证过程中使用了比喻、对比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用反问句式,来加强自己的语气。这也是孔子“不能决也”的原因。
文言相承,传承文化之精髓。文言本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例如《学弈》中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作者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这是在治学方面中华文化一贯推崇的严谨、刻苦的品质。《两小儿辩日》通过“辩”,辩出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辩出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辩出了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这种“文化传承”往往无需要老师刻意去教,却需要教师有心去引。
庄素芳校长强调,小学文言文教学还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