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平江丧葬习俗之二次葬改坟
TUhjnbcbe - 2021/4/28 19:26:00

二次骨葬又称“洗骨葬”、“金罂葬”、“拾骨葬”,在很远的古代它是整个华夏都采用的古老葬法。有书面记录的是《墨子节葬》,记有“楚南之人有啖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何为拾骨葬?简单的说是人过世后,先用棺木装尸再埋入土里,过三五年后尸体腐朽后,在开棺拾骨选风水宝地重葬。

拾骨前,先准备好装尸骨的金坛(陶罐),该罐大概高2尺、直径1尺左右,上下两头较小,上方有盖子。拾骨要该后辈请风水师择宝地、择吉日、择吉时,再请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者一同前去拾骨,在战国时期《列子》及《隋书》等史籍,都发现有关文字记载了古代荆楚地区的一些二次拾骨葬习俗。

由此看出,拾骨葬在古代是广泛存在的,只是周礼兴起以后,大力提倡“入土为安”,视拾骨葬为大逆不道之举,因此该葬法在大部分地区逐渐消失。不过少数地区和民族仍保留了下来,湖南、江西、广西、广东、云南、福建以及浙江等大多数仍延续该习俗。

二次骨葬操作形式是怎么样的呢?首先棺木土葬死者,过了三五年或更长时间后,死者后辈打伞遮住尸坑,挖墓开棺,请人将先人尸骨拿出,从下往上,按趾、足、腿、股、脊、胸、手、头的顺序放入金坛陶罐中,然后在风水好的地方修永久墓地入葬。有的地区把这称为检筋骨。

那么二次葬怎么样?

先讲讲北方很多地区的一些丧葬习俗。人还没死的时候是不去找坟地的,当有老者去世,大多是两三天内下葬,不会拖太久。这样问题就出来了,风水宝地不是那么好找的,三天内想找一块风水宝地就不可能了。只直接葬在家族的墓地,按法度一辈一辈往下埋。这个习俗,虽说省去很多麻烦,不顾整个家族的阴宅风水就每况越下了。

而南方的拾骨葬就和上面说的不一样,老者过世后先入棺浅葬,等几年后拾骨重葬。在这几年里先找一位信得过的风水师,慢慢的找合适风风水宝地。因此南方地区阴宅风水普遍比北方地区好,这也造就所说的南方人比北方人迷信。

二次葬是不是真的大逆不道呢?

有拾骨葬习俗的人们相信,把长辈的尸骨拾出来经擦拭重葬,好比人脱胎换骨,抛去以前种种不好与污秽的东西,重新生一样。就像换了一身新衣裳,买了新屋搬进新家一样。葬骨也是葬心,只要你对长者心是好的、端正的,那这个葬法和大逆不道之说就没有多大的关系。

为什么要二次葬?俗民都希望为祖宗找到一块好风水宝地,希望入土为安的祖宗能在冥冥世界隔开小人,保佑阳世裔孙财丁两旺。第一次安葬时可能鉴于时间急促及经济不许可而未筹谋到好风水宝地,因此死者落葬后若干年仍未庇佑子孙发达。于是子孙认识到,有必要集中一定的财力,请风水先生找一块风水宝地妥为安葬先人。基于这一价值取向,后人一般都想办法给先人安排二次葬,甚至三次葬,即给予找寻风水宝地的二次、三次机会。

版权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属原作者,编辑平江零距离,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

·平江零距离·

专为平江人打造的生活服务平台商务合作:客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平江丧葬习俗之二次葬改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