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河湖环境大提升”的关键之年,如何让存在历史遗存问题的河道实现“脱胎换骨”,常州市多地在不断净化水质畅流活水的同时,也在积极探寻生态转型,让合理化功能清晰的滨水空间,成为河湖环境提升的新样板。
在金坛区直溪镇,鲍塘河沿岸一片占地30万平方米的湿地公园已经初具规模,澄澈碧水盘桓中心,景观步道环绕四周,并连接两大广场,放眼过去,沿岸水域已经将生态绿化及滨水休闲串联融合。而在三年前,鲍塘河水域满目疮痍。“在这个整治之前是被老百姓分割成多个小的鱼塘,因为过度养殖,水污染是越来越严重,就是一潭死水。”金坛区直溪镇水利站站长严云翔介绍说。
鲍塘河(湿地公园)整治前
鲍塘河(湿地公园)整治中
鲍塘河(湿地公园)整治后
为了盘活这片水域,相关部门尝试了“打通建群”的方式,将若干个小鱼塘打通成一片16万平方米的水域,同时贯通河道上游的柏家棚河,建立柏家棚泵站,引来源头活水。严云翔说:“每天可以往里放水多个立方,用于我们鲍塘河,包括我们上游的柏家棚河的活水,可以保证我们鲍塘河乃至下游河道的河道水质。”
目前,这片湿地公园还贯通了上下游熊家河和通济河,并有效促进集镇区域和工业园区的引排水通畅。同时考量周边小区、工业园区众多等因素,“引清活水”后的鲍塘河摇身一变又打开了生态模式,通过湿地、植物栖息地,来构建和完善生态系统。滨水体验景观带,沿河的商业建筑,低密度住宅区联袂成片,形成一条生态联接线。
金坛区直溪镇鲍塘河村级河长王正强表示:“现在(还)投放的鱼苗,大概鲢鱼是2万多条,鲫鱼1万多条。”
观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