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9日,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提供优质高效政务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五方面,介绍相关做法、成效及未来打算。今天,聚焦我市提供优质高效政务服务最新工作进展。
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预期目标
全面整合各级政府部门便民服务事项前端网上受理功能,将“我的常州”APP打造成一站式、全天候城市服务的网上“旗舰店”,完善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能级,提高政务服务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实现企业和个人“指尖”办事一点通。
推进情况
目前,“我的常州”APP注册用户已突破万,日活跃用户超30万,服务企业群众超过2.5亿次。
1.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上线完善就医购药、医保电子就医凭证、“数医赔”应用、智慧体育、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信息采集等功能模块。
目前,已接入人社、公安、卫健委等30多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余项服务应用,涵盖市民出行、办事、消费、就医等各个方面。
2、惠民措施落实落地
建设“常享付”电子钱包支付体系,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开展电子钱包刷码乘车与公交实体卡享受同等优惠工作,部署常州地铁接入“我的常州”APP。
开通常州市青年人才“双资助”掌上办,生活补贴实现非申即享。上线劳动技能免费培训课,为全市就业人员提供多样化技能培训机会。
3、助力防疫精准高效
疫情期间,“我的常州”APP提供苏康码服务,同时开放苏康码数据共享接口,实现用户健康码状态实时查询以及扫码核验,方便市民快速通行。
建设“常行通”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场所扫码打卡,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助力人员精准防控管理。
市政务办
预期目标
以“家门口”办好事和“一网通办”能级提升两个项目为抓手,让企业群众真正享受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家门口”办好事要让企业群众办事少跑腿,实现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服务事项就近能办、家门口好办。“一网通办”要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推动部门之间平台通、数据通、业务通,让目标企业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推进情况
1、“家门口”办好事建设情况
推动事项下沉,促进“家门口能办”。联合相关部门梳理形成首批项下沉事项清单,截至8月底,镇(街道)平均承接事项个;村(社区)平均承接事项43个。通过政银合作、政企合作、政+网格等方式,建设个政务服务便利站,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家门口好办”。组织培训20余场,确保“家门口”的事有人能办、有人会办;对个事项推进同一事项全市统一标准;在全省率先提出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六好”、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五提”、政务服务便利站“四有”标准。
拓展网上服务,促进“不出家门也能办”。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向基层覆盖。截至8月底,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已覆盖全部镇(街道)、个村(社区),实现网上办件件;优化下沉事项网上服务流程,已实现自建系统数据回流件,以及一个账号在10个自建系统间的无感登录,为基层工作人员减负。
2、“一网通办”能级提升建设情况
提升全程网办服务能级。全市98.1%政务服务事项可在线办理,个事项可全程网办,实际网办比例已达40%;个事项已实现在江苏政务服务APP掌上可办;个事项实现跨区域自助可办,政务服务“不见面”“不打烊”正在成为现实。
提升一网集成服务能级。持续提升一网集成深度,构建形成了“一网受理、联网运行、并联审批”的网上服务模式;持续拓宽一网集成领域,先后开设了老年人服务、一件事、跨省通办、中介超市等服务专栏。
提升跨域通办服务能级。92个事项全市通办,80余个事项长三角“一网通办”,70余个事项跨省通办。
提升智慧精准服务能级。在全省率先推出智能导办服务,率先实现秒批秒办服务,率先开展“无感智办”服务,打造溧阳中关村、常州经开区2个“免证园区”。
金坛区
预期目标
将政务服务优化提升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着力通过“一门办”“一窗办”“全域办”“标准办”“上门办”等“五办”服务,不断擦亮“金钥匙”服务品牌和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推进情况
“金钥匙”品牌有力度。自启动“金钥匙”创建工作以来,金坛政务服务工作创下了多个“首次”“首个”纪录,今年4月,金坛把审批现场搬到江苏一鸣食品有限公司在金城镇的奶站,现场审核、勘察、审批,发出全市首张生鲜乳收购“身份证”。
“线上线下”办理有速度。曾获李克强总理表扬和批示的金坛联合竣工验收工作,一再刷新验收速度,从最早的12个工作日缩短到3个工作日,最短仅需0.5个工作日。5月份,省内首个线上申请联合验收项目—江苏环宇弹簧有限公司厂房项目完成现场联合验收、现场批复、现场即时“出证”。金坛为企业提供“全链通、一站式、零费用”集成服务,企业开办平均用时0.55个工作日,已连续10个月平均用时常州市最短。
“政务服务”贴心有温度。今年,金坛区推出的“新生儿一件事”服务,为全区0多个新生儿家庭减少跑动上万次。提供的“金牌管家”上门服务和大数据深度应用服务,为全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提供入户评残、重疾理赔等贴心服务,80周岁以上老年人在家即可享受尊老金到账服务。
新北区
预期目标
让政务服务突破多部门间的壁垒,走出政府大院,延伸至百姓家门口;加快行政审批由“线下两腿跑”向“线上数据跑”的转型,实现政务服务的不下班、不“打烊”,切实增强了区内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推进情况
1、让高新事省心办,百姓办事不求人
新北区率先开展了“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发出全市首批行业综合许可证;
实现全市首个“四证三书”齐发的案例,积极探索了项目建设审批“拿地即开工”的新北模式;
今年6月,率先对食品经营许可实施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事项惠及企业近家;
今年4月起,企业开办专区还为新办企业发放首批“企业开办大礼包”,内含营业执照、企业公章、企业参保指南、自来水优化接水服务指南、燃气接入服务指南、住房公积金单位业务等数十项政策指引。
2、让高新事就近办,百姓办事少跑腿
目前区级政务服务大厅实现行政许可事项%、政务服务事项90%以上进驻,水、电、气、网、公积金集中进驻,获评江苏省首批县级“最佳政务大厅”;
10个镇(街道)全面完成下放事项的认领工作并进行了业务培训,罗溪镇、薛家镇、新桥街道的为民服务中心大厅已经完成改造,魏村、龙虎塘两个街道的新为民服务大厅即将完工,三井街道新政务服务大厅即将启动建设;
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推行“网格+政务服务代办”,实现服务由“群众跑”向“我来跑”的转变。
3、高新事网上办,百姓办事“不出门”
在全省首推“秒批”服务,使群众办事等待时间几乎为“零”,并实现申报材料为“零”、跑腿次数为“零”、审批人员为“零”,做到政务服务24小时在线网办“不打烊”;
截至目前,新北区累计构建“户外广告设施设置审批”“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变更”“高校应届毕业生落户”等智能审批服务场景15个,办件累计超1件;
在全省率先推出“VR云勘察系统”,企业单一踏勘环节从过去的1-2小时压缩至现在的10-15分钟;
实现了60个“一件事套餐办”事项的线上线下有效运行;
先后与上海宝山区、苏州太仓市、常熟市、无锡锡山区、惠山区签订“跨地域通办合作协议”,启动苏锡常三地高新区政务服务一体化共建;
率先推出智能导办服务,在无声叫号系统中增设老年人绿色服务通道,集中高频为老服务事项10余个,实现老年人办事需求一键直达导办人员。
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急群众所急
不断创新改革举措
不断提高政务服务
让“畅通办”品牌
成为常州最闪亮的“金字招牌”
编辑:蒋庆瑜美编:袁鸣宇审核:李华常州广播电视台出品欢迎转发侵权必究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