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坚守刻纸文化常州杨兆群入选11月中国好
TUhjnbcbe - 2025/5/8 17:35:00
公益中科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6359028.html

人物故事

杨兆群,男,年11月出生,今年64岁,江苏常州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坛刻纸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师。多年来,他主动承担起刻纸非遗保护工作,开辟刻纸展馆,收藏四万多件中国历代刻纸作品。他先后有百余幅作品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或入选国內外大展并获奖,两幅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此外,为进一步抢救民间剪纸艺术,他从年开始寻访百位民间剪纸老艺人,累计行程数十万公里,走访民间艺人53位,为国家剪刻纸艺术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和历史记录。年11月,杨兆群入选“中国好人榜”。

故事片段

杨兆群(左)

杨兆群出身农村,从小喜爱画画。年,20岁的他被选入县文化馆的美术培训班,开始了专业刻纸创作。杨兆群的刻工了得,绝少废品,且刀法细腻、线条流畅、顿挫有力、内柔外刚,因此有“杨一刀”的雅称。

北京申奥成功后,杨兆群萌生了为奥运献礼的想法,于是他和几位民间刻纸艺术家组建了一支5人创作小组,开始长达4年的巨幅刻纸创作。为收集第一手资料,杨兆群多次赴希腊雅典、英国伦敦等地实地考察。为了作品顺利完成,杨兆群共投入十几万元。年12月,一幅长29米(象征第29届奥运会)、高2.米(象征2年奥运)的刻纸作品——《从雅典到北京》创作完成。2年7月29日,这幅金坛刻纸登顶之作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给予其高度评价,并亲自来函表示祝贺。

随着阅历的增长,杨兆群的刻纸愈发显得圆润、内敛而又不乏张力。他的《华夏一家亲,同为圆梦人》等多幅作品均入选为中央网络电视台公益广告。

年,杨兆群开启了寻访位中国民间剪纸老艺人行动计划,搜集他们的剪纸精品,并用影像记录他们的剪纸技艺。8年来,他的足迹遍布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广东、福建、湖南、江苏等大半个中国,累计行程多达数十万公里。截至目前,杨兆群已走访了53位剪纸老艺人,其中年纪最大的多岁,最小的70多岁。通过走访,杨兆群收集了大量的剪刻纸艺术精品,这些作品从明清到现代,各具特色。

“河南的高精爱、湖南的吴六爱等老艺人,均年事已高,我必须和时间赛跑,赶在时间的前面走访他们。”杨兆群说:“我现在已经过了花甲之年,到外省寻访民间老艺人,辗转各种交通工具,体力和精力等方面明显不如从前,但一想到自己是在为保护传统文化做一些事情,内心就很快乐,我计划再用五年时间走访完位老艺人。”杨兆群把自己寻访民间老艺人的故事,整理出版成《当代剪纸家》一书,在当地反响强烈。

作为一名金坛本土的企业家,杨兆群一直

1
查看完整版本: 坚守刻纸文化常州杨兆群入选11月中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