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记者王涵“我的基金份额到期了,至今没有一分钱收益。金诚却让我签署展期协议,即使承诺称签署后可以按照不低于每月5%的比例进行回款,我也不愿意相信。”4月10日,去年3月起投资金坛项目已到期的投资人王浩告诉经济观察报。
曾经“狂奔”十年的金诚集团,在年迎来发展转折点。当年4月底,浙江证监局开展私募专项检查,金诚集团旗下的5家私募公司拒绝配合检查工作,监管要求公司法定代表人到证监局接受监管谈话。随后,浙江证监局三次对旗下基金销售公司金观诚下发责令改正并暂停办理基金销售相关业务的决定。
在此期间,金诚集团旗下基金期限错配的风险开始显现。原本进入开放期的基金停止赎回,开始出现展期兑付的情况;同时因信用问题,公司无法在正常的金融体系获得授信贷款,至此金诚集团真正陷入“流动性困局”。
金诚集团曝出兑付危机近一年后,重组、展期……动作不断。当前的情况是,公司流动性仍未恢复,投资人依旧拿不到钱。投资人质疑金诚集团重组是否真实可靠,要求投资者签署展期协议后又将如何恢复正常兑付?同时投资者也在质疑金诚集团旗下项目的资金流向。
经济观察报记者就相关项目资金流向、公司重组及流动性恢复进展等相关问题联系金诚集团方面,对方回复称:公司根据投资人信访代表的书面要求及政府要求,正在积极筹备召开投资人代表会议,就各个项目的资金去向、资产(工程)情况、还款计划等做进一步说明。
金诚集团解释,“近一年来,受市场流动性及政策变化影响,部分基金产品确有延期兑付现象,由此给广大投资人带来的焦虑深感歉意。目前,我司除了按照监管指出的问题,进行整改之外,更是把解决流动性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有信心和能力保障所有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投资者的疑问:20亿流向不明
金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