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在“双碳”目标下,绿色低碳发展已成趋势。近年来,常州市金坛区全面探索“绿色智造”新模式,逐步铺开工业、能源产业的“减碳”布局。当前,随着“双碳”计划的深入实施,“减碳”已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行动,正悄然融入人们的“食”与“衣”。
“煤改电”工程在防治大气污染、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眼下秋收已经结束,收上来的稻谷需要及时烘干才能保证品质。最近,常州市首批4台热回收型空气源热泵粮食电烘干机在指前镇投入使用,这种设备节能环保高效,大幅降低了运行成本,是传统粮食烘干设备的一次革新。
绿色节能的热回收型空气源热泵粮食电烘干机,是传统粮食烘干设备的一次革新。
记者日前在指前镇建春村的江南百果园农机专业合作社看到,4台热回收型空气源热泵粮食电烘干机正开足马力烘干稻谷。与使用煤炭或燃油加热的烘干机不一样的是,这些烘干机安装了空气源热泵,使用电能烘干粮食,还新增了粮食烘干除尘余热回收系统和粮食烘干数据远程采集系统,达到了能量循环回收使用、能效大幅提升的目的。
江南百果园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云霞表示,烧煤烘干一吨粮食的成本需要元,而用空气源热泵烘干机烘干一吨粮食的成本只需40余元,增加了热回收设备后,每烘干一吨粮食的成本更是降到了20余元。
据国网常州市金坛区供电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中心负责人袁俊球介绍,传统的粮食烘干机大多采用煤炭、柴油等作为燃料,存在环境污染重、烘干效率低、安全性能差、成本高等问题。而一般的空气源热泵电烘干设备,虽然克服了环境污染问题,但也存在能效低、运行功率大、需要专用变压器供电等问题,不利于广泛推广。为此,区供电公司借助其强大的远程监控功能,自主研发了空气源热泵回收和功率总控新技术,在空气源热泵系统中增加了一个热回收装置,在保持恒定工作温度的同时,降低了工作负荷。
在金坛区供电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远程监控,实现设备智能自动化操作。
今年,金坛试点推进粮食烘干设备“煤改电”工作。江南百果园农机专业合作社粮食种植面积亩,粮食烘干工作量较大。说起率先试水烘干新技术的原因,王云霞掰起手指算了一笔经济账、环保账和安全账,合作社的这4台热回收型空气源热泵粮食电烘干机,年烘干粮食能力达吨,一年就节省成本约36万元,一套烘干设备投资是万元,三年就可以收回成本,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非常显著。
在区供电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监控大屏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