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黑马营7期学员企业,高速成长的一站式供用电品牌服务商苏文电能(SZ:),在深交所创业板正式上市,这是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之后,第一家上市的电力行业公司,也是黑马营第16家上市学员企业。
截至4月27日10时30分,股价为39.71元,对应市值56亿元人民币,业内普遍预测,其市值将有望于近期达到亿元人民币。
1
一站式供用电服务商
IPO公报显示,苏文电能是一家以电力咨询设计业务为主导,涵盖电力咨询设计(E)、电力设备供应(P)、电力工程建设(C)和智能用电服务业务(O)为一体的一站式(EPCO)供用电品牌服务商。
与传统的电力服务企业只做咨询设计或只做工程施工等经营模式不同,苏文电能在保持电力咨询设计、电力工程建设两大主业的同时,在电力设备制造和智能用电服务领域的业务规模也在持续提升。
他们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将公司自行生产的智能高低压开关柜和智能仪表等终端设备用于变电站的安装或改造,并将终端设备的电能数据上传至“苏管家”企业端供用电信息化运营服务平台。因而可以根据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为客户提供在线监测、节能改造、线下运维等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供用电系统综合运营服务。
相较于传统电力服务企业相对单一的业务模式,苏文电能具备为客户提供项目前期咨询、设计,项目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设备供应、安装建设以及工程建成运行后的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和运营维护全流程的一体化综合服务能力,竞争优势明显。
公报数据显示,年~年,苏文电能的营业收入从4.71亿元增长至13.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2.66%;归母净利润从0.49亿元增长至2.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9.86%。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营收复合增速,反映出公司较好的盈利能力。以疫情前的年为参考,苏文电能营业收入9.9亿元,利润超过1.4亿元,利润率大大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产业重做”先行者
苏文电能的创始人施小波,是黑马营7期学员。
年创业之初,苏文电能定位为技术性电力设计公司,曾先后为石墨烯科技产业园、常州市新北空港产业园内蒂森克虏伯等上百家企业和项目提供了电力咨询与设计服务。在施小波的带领下,苏文电能很快发展为江苏省内最大的民营电力咨询设计机构。
但与此同时,同许多电力设计企业一样,他们也感受到业务链条较短,服务模式单一,发展和利润空间受限的经营模式之困。
年底,施小波加入黑马营。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苏文电能启动了业务的全面升级,他们在业内率先提出集咨询设计(E)、电力设备服务(P)、安装建设(C)、智能运营维护(O)为一体的EPCO“一站式”供用电服务,从“交钥匙”转向“全管家”服务模式。
这种一站式(EPCO)供用电服务模式,充分延伸了业务链条,实现了全过程、一体化、定制化、智能化的电力综合服务,打通了电力服务全产业链。与传统服务模式相比,它给公司带来了三大好处:
第一,公司在电力咨询设计业务上多年的积累,使其在开拓以电力工程总承包为代表的工程建设业务时,在技术支持、人才储备、项目经验、品牌知名度、客户资源等方面拥有更大优势。
第二,公司自有设备供应能力以及专业工程队伍,为工程建设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设备和人力保障,减少了采购、施工环节的制约因素,使各阶段工作可以交叉进行、合理衔接,进一步缩短了项目建设工期,提高了项目建设质量。
第三,智能用电服务的引入为电力工程项目的后期运营维护提供了“线上+线下”的立体化、全方位技术保障,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现有客户粘性和满意度,同时也增强了公司电力咨询设计、电力工程建设业务的新客户开发能力。
在服务模式转变的同时,苏文电能还踏上了科技创新与品牌化发展之路,构建了自主研发的企业端电力物联网平台——富兰克林云平台,以及覆盖用户端变电、配电、用电的信息化运营服务体系——“电能侠”。
据了解,随着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目前苏文电能已经实现了对江苏13个省辖市的电力咨询设计业务地域全覆盖,并拓展至上海、安徽、浙江、山东、湖南等全国多个省市。
近年来苏文电能承接的有代表性的服务项目包括:江南银行金坛数据中心用户工程总承包和集控运维项目、朗盛化学用户工程总承包和集控运维项目、星源材质用户工程总承包和集控运维项目、星宇股份智能制造产业园用户工程总承包和集控运维项目等等,其优质的服务获得了合作伙伴的高度赞扬。
3
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的电力乃至整个能源行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年,住建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大力鼓励推广工程总承包的业务模式。年11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又印发了《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支持一揽子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模式。这意味着,苏文电能的一站式(EPCO)供用电服务模式符合国家大力培育和推广的新业态、新模式。
年上半年,伴随着“新基建”等战略的提出,苏文电能凭借其技术优势,在E、P、C端快速抢占增量市场,同时发力O端,扩大存量市场。年其业务收入由前一年的9.9亿元,增长至13.69亿元,年增长幅度高达38.3%。
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年3月结束的全国“两会”中,“碳达峰”和“碳中和”也成为重要议题。我国将持续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加快构建以电为中心的能源生产消费模式,将继续推进和强化电力能源建设、提高电网利用效率和配置能力,在此背景下,配网改造与智能电网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作为综合服务能力突出,竞争优势显著的优秀民营一站式(EPCO)供用电品牌服务商,苏文电能有望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业绩持续增长,其价值也有望得到更多投资者认可。
根据最新业绩预报,年一季度,苏文电能营业收入预计为2.49亿元至3.56亿元,同比增长39.94%至.2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0.33亿元至0.58亿元,同比增长28.60%至.22%。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为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悉,苏文电能本次IPO募投资金将分别投向设计服务网络建设项目、“苏管家”企业端供用电信息化运营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电力工程建设业务营运资金项目。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竞争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强化,盈利能力将显著提升。
分析苏文电能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这是典型的“一亿中流”型中小企业,通过创业加速实现“产业重做”,升级为主流上市公司的成长案例。这类公司的业务特点可以用“重度垂直”来概括:
1)它们基于产业创业,在细分领域里对有限用户进行体系化的重度运营,做到亿级营收;
2)它们扎根产业,坚守产业,并且利用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实现就地升级;
3)它们具备自我造血能力,营收和利润是这类企业同世界对话时,最重要的条件;
4)它们注重创新创收,重做产业,在用户价值之外,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