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泸沽湖畔的美食 糯米肠
前两天,教小侄女认字,翻开她的小学课本,突然看到这么一句话——“猪的全身都是宝”,我不禁哑然失笑。这句对猪简单直接的描述竟然从80年代一直延用至今。细细想来,猪作为一种家畜的确以它全身的每一个部分兢兢业业地为人类服务。猪肉可以食用,猪皮可以制成皮革为人们御寒,就连猪的下水现如今也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原料:·猪大肠1根·糯米150克·香菇25克·饽荠30克·五花肉15克·老抽15克·精盐8克·鸡精3克·香油2克·胡椒粉3克源自泸沽湖畔的美食 糯米肠 来源:水祺[点击放大]作法:今天和妈妈们分享的这道“糯米肠”,据说起源于盐源县泸沽湖畔,那里世代居住的纳日人在杀猪后会将半熟米、血、盐、猪油、花椒、五香等混合物装入猪的大肠或者小肠内,卷成圈后再煮熟,以此赠送家族亲朋。食用时切成片,味道十分鲜美。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如今这历经千年,无数次改良之后的糯米肠是如何制作的吧:1、将猪大肠洗净,扯去部分油脂,沥干水份,并用丝线(或棉线)把一端扎紧,备用;2、香菇泡发,洗净去蒂,饽荠去皮洗净与香菇、五花肉一同剁成细末;3、糯米洗净用清水泡约2小时,捞出备用;4、取一大碗,将泡好的糯米,剁好的香菇、饽荠、五花肉末及老抽、精盐、鸡精、香油、胡椒粉拌匀,用漏斗灌入备好的猪大肠中,另注入些许清水(清水量与糯米比例约为1:1,且大肠中应预留一些空隙),用棉线系好另一边开口;5、高压锅中放入清水,上蒸架后放入灌好的大肠,大火蒸约15-20分钟,即可出锅切片食用。 菜品特点:软糯鲜香,口感瓷实。营养成份:糯米与香菇、饽荠搭配,再辅以大肠的外皮,让准妈妈满足口感的同时也增强了铁元素的吸收。小贴士:灌猪大肠时切忌灌满灌实,否则上笼屉蒸时会爆裂,另注意一定要在灌的同时也加入适量清水(水与糯米比例约为1:1),否则糯米会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