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金坛塘口大学堂擦亮党建品牌 [复制链接]

1#

记者张宇熠

通讯员曹建*肖温温赵鹤茂

进入9月,高温天气频频出现。在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一处河蟹养殖塘口,区水产业*支部的*员干部忙着向养殖户传授高温天气下养殖技术要点。

今年以来,为推动*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金坛区水产业*支部把“塘口大学堂”*建品牌建在10万亩鱼塘边。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集体建设的水产科技示范基地为阵地,探索集成蟹池微孔管道增氧、蟹池“”生态高效养殖、小精高家庭养殖、双层护坡等新技术新模式,先后推广“长江1号”“长江2号”河蟹和“太湖1号”“太湖2号”青虾等新品种,赢得业内高度认可。

如何同蟹农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进一步擦亮“塘口大学堂”*建品牌?金坛区水产业*支部书记陈文彬告诉记者,支部*员多次讨论后形成“双轮驱动”共识:一是基地试验示范要有新成果,实现“常看常新”;二是为渔服务方式要有新转变,用团队辛苦指数换取蟹农幸福指数。

把养殖基地作为“显示屏”、把生产一线作为“培训室”、把池塘埂边作为“大讲台”,区水产业*支部年均组织本地蟹农与外地委托的培训50多批次,先后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0多项江苏省农技推广奖、“国家海洋局青年文明号”和“十佳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等荣誉。“塘口大学堂”也成为常州市基层理论宣讲示范点,获得全区优秀*建服务品牌第一名。

在金坛渔业科技示范基地和金坛数字化渔场,区水产业*支部*员一人认领一片责任区、领衔一个科技项目。由陈文彬等15名支部*员和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吴旭干领衔实施的“长荡湖1号”河蟹新品系选育“渐入佳境”,技术团队围绕目标性状筛选、家系构建、生长优势评估等开展选育研究和试验。“支部*员白天完成日常工作后,晚上到两个基地值班巡塘,没有一分钱补贴,但大家从无怨言。”陈文彬说。如今,“长荡湖1号”河蟹新品种已走出实验室,不仅在全区得到加快推广,还成为浙江长兴、山东东营等河蟹主产区引进优势品种的“香饽饽”。

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金坛蟹农如今已习惯了“带上板凳听课去”。区水产业*支部创新开展“民师出高徒”主题活动,把“塘口大学堂”主阵地从基地搬到河蟹养殖塘口一线,“土秀才”现场“传经送宝”,*员干部同“民师”一起传帮带,让周边养殖户一看就服、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今年以来,支部*员已在8个镇(街道)的16个河蟹养殖片区对余养殖户开展现场指导,辐射带动周边近千养殖户。今年金坛区河蟹养殖平均亩产将达斤,预计总产量同比增长15%以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