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金坛百米刻纸长卷即将呈现ldquo [复制链接]

1#
金坛手机台

新鲜有料伴你每一天

下载

金坛刻纸,有“江南一枝花”的美誉,一把刻刀,一叠纸,一刀一划,万千变化,在刻纸卷轴中定格。杨兆群,金坛刻纸传承人,他守护着“一枝花”,并且不断创新,给刻纸融入新元素。

日前,杨兆群向记者展示了由他牵头的刻纸作品《大运河》第二版的草稿图纸,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长度从50米增加到米,每一个人物的神态、动作反复多次的推敲,更加细致传神,人物比例也重新做了调整。去年9月,第一版刻纸作品《大运河》首次展出时,受到了广泛好评。卷轴展开,“一条大河”沿着勾连不断的线条绵延开去,船只来往穿梭,沿岸市肆林立,熙熙攘攘,放佛能听到人们的吆喝声。

杨兆群介绍:“年正好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又是剪纸申报非遗10周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米,先做50米出来看效果。完成之后,我们都没有想到有这么好的效果。”这米长卷的新作品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新增了运河沿岸两个城市,全方位展现大运河的风采。不仅如此,最终刻出来的作品正反两面都可看。杨兆群说:“我觉得做这些都比较有意义,所以在构思作品的时候,我总想着在某个特定的时期能留下好的作品,我要为这个年代做的一点事情。”

想着能为这个时代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作品留给后人,杨兆群的作品都紧扣时代发展,钟南山、雷神、火神,为这次抗击疫情,杨兆群创作了三个版本的刻纸作品——《中国必胜》,在这个版本的作品中,构图的主体是一座巨大的“山”字,钟南山院士位居中间,头顶有五星红旗,雷神和火神分列左右,一对仙鹤衔着灵芝向国旗飞来,寓意着抗疫《中国必胜》。其他两幅是融入了创新的元素,在主体人物的下方刻上细菌的图案,细菌被钟南山院士和雷神、火神“镇压”住。如何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杨兆群一直在探索,也在坚守的。

杨兆群说:“我自己创作的时候,就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我想着我们这代人要给后人留点东西。”

商务合作:—

小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