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学年度一轮复习模拟试卷
语文试卷(二)
(满分分)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蠢笨的企鹅,胆怯(qiè)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B.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yuān)里。
C.它们在大海上飞窜(cuàn),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D.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kǒng)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痱子坍塌雨打芭蕉天恕人怨
B.掌舵驾驭捅马蜂窝勃然大怒
C.荣膺歇晌风吹乍篷不依不饶
D.温训私塾提心吊胆呼哨而上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这种眼光鲁迅先生在记范爱农先生的文字里曾自己述说过,而曾接触过这种眼光的人就会感到一个旷代的全智者的催逼。
B.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四方竹纸本子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C.虽然这次考试失利,但是宋明始终很冷静,有着不以为然的良好心态。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肯放下架子,不耻下问,你就可以学到许多新的知识。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
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
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
④看看他的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内顶级文人学者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5.将情思融入景物之中,景物就成了意象。请参照示例,从备选景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句用意象表达情思的话,修辞和句式不限。(4分)
示例:月——月,一条银色的扁担,这端挑着天涯,那端挑着故乡。
备选景物:落叶大海夕阳
6.名著阅读(6分)
下图是文学名著《骆驼祥子》中的一幅插画(图中右上方的女性是小福子),请仔细观察,并按要求作答。
(1)请根据图中所画内容简要概括祥子心中追求的美好生活。(2分)
(2)有人认为小福子的身上闪烁着坚韧的光辉。其他经典名著中也不乏有坚韧品质的女性形象,例如《简爱》中的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达雅·柯察金娜,请从这两个形象中任选一个,作简要分析。(4分)
7.综合性学习。(8分)
材料:滇南省思河县板场镇秀岭村贫困户老张望着自己的果园又喜又愁:喜的是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家指导下,首次种植20亩猕猴桃长势良好,今年脱贫致富有望;愁的是,猕猴桃采摘在即,销售成了老张火烧眉毛的难题。老张的联系电话,
猕猴桃相关资料:维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数第一,营养价值很高,酸甜味很可口,采摘后在常温下保质一周,0℃条件下的保质期可长达一个月。
(1)在朋友圈儿为老张家的优质猕猴桃拟一条广告?(30字以内)(2分)
(2)代为撰写猕猴桃包装盒上最需要说明的三项内容?(40字以内)(6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望岳》杜甫)
(2)___________,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纪昀)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4)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陆游)
(5)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泊秦淮》杜牧)
(6)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王安石)
(7)《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战场寒冷环境的描写,展现了木兰在边塞*营的艰苦战斗生活。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别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9.解释下列加粗词语。(4分)
(1)横无际涯()
(2)百废具兴()
(3)春和景明()
(4)微斯人()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11.作者用哪些话分别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12.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然后回答问题。(4分)
链接材料:*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吟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夫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选自王禹傅《*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王禹偶《*冈新建小竹楼记》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13-17题。(22分)
六平方米的幸福
耿艳菊
①喧嚷的街上多了一家修鞋铺。我每天都去那条街上买菜,却仍旧不知修鞋铺何时来的。明明是卖大饼的,饼香还在鼻翼间缭绕,再去看到的却是一家修鞋铺。门口挂着牌子,蓝色工整字体:补鞋,换拉链,配钥匙。
②这家修鞋铺很小,不过几平方米,既是工作地,又是生活区。它对着街,里面的陈设一览无余。以前做大饼被熏黑的墙壁,现在粉刷一新,变成了亮亮的白色。靠墙放着一张大床,占据了大半位置。墙壁上用木板做了很多格子,置放着锅碗瓢盆以及各样生活用品。屋子狭小,而各样陈设却有序整洁。
③修鞋铺的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妻。男人整天坐在门口,低着头做活,身边放着做活用的工具,还有一些活计。没见男人站起来过,来回走动的就是他的妻子,那个走起路来有点向左倾斜的瘦高的女人。有时候见她在做饭,有时见她给男人打打下手,有时见她给男人端茶递水,有时见她坐在床边极其认真地绣十字绣。很少见他们说话,可是他们的默契和安然,一点不觉得可怜,反而觉得这种平淡相守的美好,与地位与身份都无关。
④修鞋铺的门口常常能看到一个穿着校服的小男孩,独自玩得欢。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小小的修鞋铺也沐浴在阳光里。路过时,见他们正围在一张折叠的桌子旁吃饭。那个穿校服的小男孩也在,男人拣了一块肉,要往他碗里放,小男孩急忙躲开了。这小男孩原来是他们的孩子。
⑤要配钥匙的时候,自然想起了修鞋铺。那天我走近这家铺子,这才看清一直坐着干活的男人,他的腿有残疾。我把钥匙递给他,他看了半天,对我说,这钥匙不好配,他尽力试试。
⑥等待的过程,无事可做,见女人坐在床边低头绣十字绣,于是笑着问她,绣的什么呀?女人笑盈盈抬起头,招手让我进去看。我看这狭小的放满物品的屋子,有几分犹豫,还是趔趄着身子进去了。女人竟有些歉疚地说,这屋小,只有六平方米,出门在外,只望有一个容身之所。不过,我喜欢六,吉祥。
⑦女人说着,已展开了手中的十字绣。已经快绣完了,这绣品我见过,是司空见惯的发财树,我不由得脱口而出。一听我说是发财树,女人笑了,纠正我,说那是幸福树啊。我看看干活的男人,又看看她知足幸福的表情,也笑了,连忙跟着她说是幸福树,心里悄悄地感叹这个生活在攘攘街头女人的不俗心。
⑧男人把钥匙做好了,他只收了我一半的钱,让我回去试试,不行再拿过来修,行了,再付另一半钱。
⑨回去一试,还行。第二天给他们送另一半钱的时候,那幅幸福树已经挂在了墙上,没有用镜框裱,只是简单地用钉子钉在了墙上,不过一点也不影响它的美,反而觉得这小屋子里处处流溢着春天的清新气息。
⑩幸福,有时六平方米就够了。
13.文中的女人为六平方米的家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4.文章第②段使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15.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含义。(4分)
(1)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小小的修鞋铺也沐浴在阳光里。
(2)心里悄悄地感叹这个生活在攘攘街头女人的不俗心。
16.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的妙处。(4分)
有时候见她在做饭,有时见她给男人打打下手,有时见她给男人端茶递水,有时见她坐在床边极其认真地绣十字绣。
17.本文为什么以“六平方米的幸福”为标题?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8-21题。(18分)
读经典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①退学读私塾、父母担当读经“家教”、课余“读经班”异常火热……针对少儿读“经”的不断涌现,日前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特设了“少儿读经利弊得失之检讨”专题论坛。
②读经热、诵典潮,近年来风生水起,已成时尚。这是对传统文化抱持“温情与敬意”,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这种动力无疑是积极的。
③不过,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不能一提读经就退学读私塾,也不能陷入“读死经”的泥淖之中。如果把读经简单理解为死记硬背,却不知其意,实属本末倒置。媒体曾报道,某读经少年花了10年时间背诵了30万字的儒家经典,结果竟然连常用字都认不全,一篇字的作文错字连篇,这是不折不扣的读经悲剧。还有人读经,以背诵了多少万字经典而自矜,时不时卖弄于公共场合,炫技于亲朋面前,这种小聪明反衬此人并未真正读懂经。
④今人读经,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认为:“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现代人读经诵典,读进去才有可能读得懂,知其深邃,跳出来才能更客观地审视经典,并在审视过程中观照内心,有选择地指导自我。对待古代经典,用业内人士的话就是做到“客观、科学和礼敬”。否则,妍媸(媸,读作ch,相貌丑陋,与“妍”相对)不分,全都拿来,像鲁迅所说的那样“随手拈来,大口吞下”,把“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也当成了滋补品,后果自然是“吃得胸口痒痒的,好像要呕吐。”
⑤读经诵典,“怎么读”重要,“读成什么”也重要。在品味与诵读过程中,如果深切领悟到古人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品格,并能把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就意味着读出了真意,读出了滋味。
⑥“有没有印度帝国没有关系,我们可不能没有莎士比亚!”曾有英国人如是感慨。但凡对本国历史稍有了解者,都会明白民族文化的分量和意义。今天,我们只有在读经诵典中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才是真的明白了读经的意义,才能谈得上传承与弘扬。
读“经”是学习领会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但“经”毕竟是封建社会和小农经济时代的产物,其中包含许多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内容,尤其是欠缺现代科学的内容。建构现代精神家园,仅靠“读经”是不行的,还应注重现代科学研究和教育普及。
台湾汉学教育协会理事长王财贵说,经典是圣贤的著作,是从人性出发的智慧结晶,所以读“经”是一种完整的人格教育,能实现开发人性的教育目的。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朱杰人也表示,记诵是祖先流传下来的优秀教学方法,但除了背诵外,读“经”还应注重解疑释惑,记诵与理解并重,否则会使孩子置身于僵化的教育下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18.关于以上三则材料,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读经诵典时“怎么读”很重要,所以要明白民族文化的分量和意义。
B.材料一第④段引用鲁迅的话,意在表明读经典要加以鉴别和取舍。
C读经典不能依靠死记硬背,还应注重现代科学研究和教育普及。
D.经典是从人性出发的智慧结晶,他能帮我们构建现代精神家园。
19.三则材料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