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苏南五市的发展现状 [复制链接]

1#
北京扁平疣医院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210404/8813030.html

苏南地区五座城市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当然也有苏南三市苏锡常的说法。

在这里,我们就不说苏南到底有几座城市了,只说说他们目前的发展状况。

一,经济上,苏南五市都是发达的经济强市。

整体上看,苏南五市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堪称整个江苏省的精华。

截止年,这五座城市里,有三座GDP超过万亿,其中更有一座超过2万亿;

苏州达到.5亿,排名五市第一,既是全国仅有6座GDP超过2万亿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一座实现这个目标的普通地级市;

南京.95亿,排名第二,苏州.48亿,常州.3亿,镇江.1亿。

如下图:

人均GDP方面,年,苏南五市里有四座城市跻身全国前十;

其中无锡人均GDP达到16.58万元,排名全国第一;南京15.91万元,全国第三;苏州15.82万元,全国第四;常州14.79万元,全国第七。

如下图:

单说经济,苏南五市可以说强到无敌手,无论总量还是人均都足以跻身全国最顶尖行列。

另外,五座城市里:

南京和苏州都属于强二线城市,综合实力仅次于四大一线,与成都、杭州等城市比肩;

无锡则是与郑州长沙并列的中二线;

常州很可能成为下一批GDP破万亿的城市,经济实力也比大多数中西部省会城市更强。

二,定位上,苏南五市都属于长三角城市群,但内部又形成不同的小团体。

1.五座城市整体上都位于长三角,服从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2.五座城市内部,南京与镇江等城市组成南京都市圈,苏州、无锡、常州则组成了苏锡常都市圈;

苏锡常都市圈的基础非常好,一体化程度估计在全国也是最高的,年,第一届、第二届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先后在苏州、无锡召开,而在年下半年,第三届峰会将转移到常州召开;

地铁方面,三座城市也即将对接,无锡处于三座城市的C位,地铁5号线东延接苏州相城区,与苏州7号线衔接;无锡地铁3号线将跨望虞河与苏州高新区预留线路接通,同时北延接常州武进,与常州地铁2号线连通。

这些项目完成后,苏锡常三地的地铁网络将实现无缝衔接。

可以看出,三座城市在很多方面的协作配合进度都非常快,走在全国前列。

3.南京综合实力强大,拥有雄厚的科教医疗资源,与上海重合度较高;而其他四座城市基本上都在争取与上海形成错位发展,承接上海的科教、产业资源溢出;

比如苏州提出“上海负责从0-1,苏州负责从1-10”,镇江提出“研发在上海,制造在镇江”等,实质上都是将上海作为总部和科研中心,四座城市则作为制造基地,负责转化上海的科研创新成果。

另外,镇江与南京也存在类似关系,引进南京高校在镇江设立了很多产业技术研究院。

三,从五座城市具体情况来看,各自的主导产业也有很大区别。

1.南京。

南京的实力毋庸置疑,科教方面南京是五座城市里唯一能够叫板上海的,、乃至双一流高校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堪称全国最顶尖的双子星高校;

另外,南京的在校大学生数量接近百万,两院院士也有80多位,还有家新型研发机构;

可以说,南京的高端人才、科研实力都是五市最强,在全国也是一流水平。

产业上,南京的主导产业为新型电子信息、绿色智能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均属于先进制造业,产值占全市比重高达73.0%;

另外南京的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城市轨道车辆、光伏电池等新兴产业也发展很快。

五座城市里,南京的综合实力最强,城市定位和发展上限也是最高的。

2.苏州。

苏州虽然是普通地级市,但在很多方面基本上都与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市差不多,比如一把手、银行体系以及很多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等;

但苏州最擅长、做得最好、实力最强的,则是制造业,而苏州也一直专注于打造成为制造业中心。

苏州原来的产业比较传统,近些年也在努力实现转型升级,比如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等。

另外,苏州的战略新兴产业也非常强大,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亿,在全国排名前二;苏州还拥有世界最大的八个纳米产业集群之一,还有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高端前沿产业。

长远看,苏州的发展离不开上海。

一方面苏州与上海接壤,距离最近,并且两座城市还提出了苏沪同城化发展;

另一方面,长三角城市群的很多城市都想承接上海的产业科研资源溢出,但只有苏州的产业链最完整、制造业能力和配套设施也是最强的。

毫无疑问,苏州的优势非常多,无论综合实力还是发展前景,在五座城市都能排到第二,唯一的短板就是没有机场了。

3.无锡。

在今天,无锡是与郑州长沙等中西部明星省会并列的城市,实力很强;但实际上,无锡最辉煌的时候还要在十年、二十年前。

无锡作为工商名城,盛名已有百年之久,改革开放后,无锡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并成为“苏南模式”的发源地;

当时,全国首个亿元村、首个亿元镇、首个亿元乡都是在无锡诞生的,另外还诞生了江苏第一家外资企业、第一家上市企业等等。

最巅峰时期,无锡的GDP可以排进全国前十,力压成都、武汉、南京等传统强市。

今天的无锡,产业上依旧强大,仅规模超千亿元的集群就有9个。

其中物联网产业营业收入达亿元,占江苏的一半、全国的四分之一;无锡的集成电路产业营业收入也有亿元,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营业收入也都突破了亿元大关。

无锡的区位优势也非常明显,长三角沪宁发展带和宁杭发展带、东西沿江交通线与南北连接线都在无锡交汇,西边是常州南京,东边是苏州上海,处于长三角城市群的C位。

4.常州。

各方都以苏锡常并列,但近些年无论常州的发展势头还是存在感,相比苏州与无锡都有一定的差距;

但其实常州的产业基础非常强大,装备制造业尤其发达。

常州是全国重要的轨道交通、输变电、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生产基地;其中机器人销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工业动力电池产能占江苏总产能的近三分之一,光伏产业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另外更能体现常州装备制造业强大实力的方面是,常州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入选了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型碳材料产业也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这方面,常州并不比苏州甚至深圳差。

相比苏州无锡,常州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更靠近南京,金坛区和溧阳市还被划入南京都市圈,能够接受南京的辐射和带动。

5.镇江。

镇江与南京的关系,有点类似今天的天津与北京,民国南京做首都时,镇江就是江苏省会,也曾辉煌一时。

今天的镇江,经济水平在五座城市相对落后,GDP仅有多亿元,但未来发展前景并不差,被划入南京都市圈后,将与南京融城发展。

而对于这位紧紧跟随自己的小兄弟,南京也是不遗余力的支持,甚至不惜倾斜自己丰富的科教创新资源;

比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都在镇江设立了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邮电大学则设立了技术转移中心;

镇江句容的宝华镇,由于紧挨着南京,还规划建设了仙林大学城,与包括南京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内的高校合作,建设创新创业示范园。

产业引进上,镇江也根据不同区域的优势,进行了相应布局:

老城区主要发展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研发经济、创意经济;

东部区域由于靠近苏锡常,因此重点发展了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等产业;

西部区域则主要对接南京,重点发展新能源、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和生态农业,句容下蜀和南京的龙潭滨江港城共同规划建设了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核心区、临港高端先进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化城镇等等。

南京都市圈获批后,未来的重视程度、发展力度估计都会进一步加大,镇江很有可能迎来新的崛起机遇。

总的来说:

苏南五市的发展水平都是全国最发达的,由于处于长三角,都或多或少受到龙头上海的影响,但在发展上也各有特色。

南京无疑发展前景最好,苏州、无锡次之,常州和镇江处于同一档次。

你觉得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