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监墙里的玫瑰记南京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女 [复制链接]

1#

江苏女性的暖心家园

点击

在南京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里,有一抹亮眼的“红”,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南京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女区中队。

连续两年被评为南京市巾帼文明岗,多名民警立功受奖……一块块闪亮的奖牌记录了她们的骄傲与辉煌。即使在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她们也没有丝毫退缩,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践行监管民警的初心。

南京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女区戒毒人员中,有的涉病、涉残,有的行为极端、精神异常,有的生活不能自理。面对这些情况,女区中队的女警们的回答是“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她们冒着随时可能职业暴露的风险,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疏导和差别化的康复矫治,严格依法管理的同时科学教育矫治,确保了戒区连续多年无事故。

“女区民警注意,xx监室戒毒人员兰兰(化名)晕倒,请立刻到场处理!”听到这样的报警,所有女民警都第一时间行动了起来。身患多种疾病的兰兰入所后一度拒不配合管理,被列为风险人员。面对这样的管理重任,女区中队的警长戴芳芳说:“我来。”

戴芳芳不仅责任心强,还具有丰富的管教经验。从兰兰入所进行过渡隔离开始,戴芳芳每天坚持跟踪观察其状况,不仅配合驻所医生对她进行治疗,同时从生活点滴和日常管理着手,以女性的细腻温情,逐渐融化了这块“顽石”。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南京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共计收押了超过30名女性戒毒人员。闷热的防护服一穿就是几个小时,各种文书被仔细地反复核对,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不时出现在报告单中,“体温异常”则是最让她们揪心的情况……整个的收押过程中,一项项严格的检查必须到位,一道道安全的流程必须完成,过渡隔离、体温检测、轨迹排查,这一个个看似简单的词语,无不浸透着女民警们的汗水。

面对强制隔离戒毒,有的戒毒人员会变得敏感、自卑、消极、暴躁;有的戒毒人员则陷入了无尽的悔罪自责而难以自拔;还有的戒毒人员干脆选择了得过且过甚至破罐子破摔……怎样才能重新唤起她们对生活的信心?女子中队的女警们给出了她们的答案。

“等我回家,回家孝敬我的爸妈……”这首由戒毒人员和家属自编自创《等我回家》唱出了戒毒人员对戒除毒瘾重返社会的憧憬。女民警们不仅通过组建书画、读书、音乐、舞蹈、乐器等兴趣特长小组,挖掘戒毒人员的特长和爱好,培养她们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让她们学会从爱自己到爱他人,坚定戒毒信念,还积极借力亲情感召和社会帮扶的感化作用,让戒毒人员在亲人朋友的关怀下重拾对未来人生的信心。

出所后难以重新融入社会,是戒毒人员中很多人复吸的一大原因。为了最大限度解决这一制约戒毒效果的顽疾,女区中队的女民警们多管齐下,一方面利用自身所学为戒毒人员开设法律讲堂,历史讲座和人文阅览等大课教育,影响改造戒毒人员的世界观和认知度;另一方面建立“科学化戒毒、人性化救治、社会化医疗、多样化管理和综合性教育”为“五位一体”的综合矫治模式,注重技能培训,做好戒毒人员回归家庭和社会后的就业帮扶,让他们的回归安置出所就业无缝衔接。

监管工作是辛苦的,对女民警而言更是如此。在女区中队的女民警中,有5人是双警家庭,年龄最大的已临近退休,却仍带病坚守岗位。

封闭勤务期间,为了保证所内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几乎所有的女民警都是身兼数职并且加班加点。这时对她们来说,最大的慰藉莫过于一通与家人的通话。

“妈妈,今天我作业已经写完了,弟弟也很听话,”看着手机屏幕里乖巧的两个儿子,女民警李月红不禁百感交集。丈夫常年在外工作,自己又坚守在监所内,在这样的情况下,懂事的大儿子在坚持网络学习之余还主动承担起一部分照顾弟弟的责任。她何尝不曾想早日回家与儿子团聚,但责任在身,她只能以笑容勉励儿子,而将对他们的思念深深藏在心里。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只有让他们从小拒绝毒品,才能让“毒魔”在中国大地上绝迹。女区中队的女民警们对这句话更是深有感触。

“大家看,这块展板所展示的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作为全市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南京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化监所为禁毒教育主阵地,不仅与全市多所大中小学校签订共建协议,接待学生到所接受禁毒教育宣传,还同时安排民警走进校园进行禁毒宣讲。女区中队的女民警们化身“知心姐姐”,通过一件件展品和一个个案例,让学生们自觉养成“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健康生活理念。

为了充分发挥禁毒工作的社会效益,从年开始,女区中队与市妇联联合自发帮扶了多名吸毒人员的孩子,每年按时捐款供孩子们完成学业,定期陪孩子们开展各种亲子互动,让这些因毒品危害而失去亲人照顾的孩子感受到警察妈妈的爱和社会的暖,从而端正信心,奋发进取,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铿锵玫瑰,向阳绽放。南京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女区中队的女民警们既有战士的刚强,又不乏女性的温柔。自女区中队成立以来,已有千余名戒毒人员成功脱毒并顺利回归社会,每年中队收到出所戒毒人员及家属赠送的锦旗几十面,戒毒人员感谢信几百封。

来源:南京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编辑:曹宏萍

校对:周序

审核:杨易霖

总编:陆艾涢

点击进入“江苏女性”网手机端

江苏省妇联多措并举推进“四史”学习教育进家庭

常州市金坛区:构筑妇儿权益全链条保护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