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报全媒体讯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带来了很多警醒和反思,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一些原有的消费习惯与生活方式。近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推行公筷公勺、拒食野味等正在成为常州人的消费自觉。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商家寻求改变,以“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打开新销路,一些消费新风尚、生活新方式正在形成。
在不少餐厅的餐桌上,每人面前都增添了公筷公勺。
文明餐饮倡议一呼百应
记者走访我市餐饮企业发现,各餐饮单位堂食已经放开,间隔就餐、使用公筷、主动消毒洗手等文明行为,正在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
围桌合餐是中国人的传统,但也极有可能造成疾病传播,成为舌尖上的隐患。此前,市文明办、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发布文明餐饮倡议书,提出分餐分食、使用公筷公勺、拒绝野味等文明餐饮倡议,我市餐饮企业纷纷响应。
使用公筷公勺渐成共识
记者走访我市多家餐厅发现,入口处张贴着“使用公勺公筷倡议书”的宣传海报、标语,餐桌上摆放着“使用公筷公勺,健康文明用餐”“公勺公筷,文明取菜”等提示卡。在福记龙城宴,每位客人的餐具旁均摆放了一双颜色醒目的公筷,每道汤中均摆放了公勺。在听松楼花园酒店,中餐厅鼓励顾客选择分餐制,如5人至6人同桌用餐可分散落座,没有采用分餐制的包厢,饭店会准备公勺公筷供顾客使用。
“去餐馆吃饭,面前的筷子从一双变成两双。”市民李女士说,一双个人用筷,一双公筷,这样的“配置”越来越常见。她认为,疫情向人们揭示了远离坏习惯、文明生活的重要性,疫情之下,更应改掉陋习,建立生活新风尚,让其成为每个人的文明习惯。
足不出户“吃大餐”
“我们饭店的消费客群年龄偏大,所以之前一直没有推出外送服务。这次疫情让我们感到,推出外卖服务势在必行。”日前举行的常州重点餐饮企业座谈会上,金坛园林大酒店总经理潘小平说道。同样推出外送服务的还有听松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