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秦灭韩、赵、魏之役(下)
且说秦王*再遣王翦、杨端和分两路伐赵,李牧亦屯大*于邯郸西南面的灰泉山,依山塞厄,连营数十里,以御秦*。王翦、杨端和两路兵马俱不敢轻进。
秦王*得知此况,召王敖议。
王敖曰:“李牧乃北边名将,匈奴闻其名不敢犯边数岁。今其为将来御秦*,我未易取胜。”
秦王*曰:“卿可有计?”
王敖曰:“臣已有计。臣请赴王翦*中。”
秦王*曰:”寡人准卿便宜行事。”
王敖于是来到灰泉山前线王翦的*中,言王翦曰:“将*请且与李牧通和,遣使往来,但勿定约;吾去邯郸,便可有计除去李牧。”
王翦诺,便派人赴赵营与李牧讲和。李牧不知是计,便也派人过来秦营与王翦回谈。在王、李二将之使往来之际,王敖便赴赵邯郸来见郭开。二人相见,王敖言郭开曰:“李牧今在*前与王翦私自讲和,约破赵之后,分王代郡。君请以此言言于赵王,换去李牧,便是大功!”
郭开此时心中只有秦,无有赵,便依王敖之言,密奏赵王,言李牧与王翦私自通和,“意欲分王代郡。”
赵王迁大惊,即遣亲信密至灰泉山赵丶秦前线察看其情,果然看见李牧与王翦亙有信使往来。
密使回报赵王迁,赵王迁急召郭开曰:“李牧果有二心,奈何?”
郭开曰:“赵葱、颜聚见在李牧*中,大王可遣使持节,只说大王要拜李牧为相,命赵葱代李牧为将,替回李牧便妥。”
赵王迁听之,便遣司马袁尚持节到灰泉山李牧*中,向李牧宣读赵王之命。
李牧伏拜听完诏令,起谓袁尚曰:“今两*对垒,国家安危悬于一将。虽有王命,我不敢从。”
司马袁尚把李牧叫到帐外,言李牧曰:“郭开谮将*欲反,赵王听其言,是以来召。言拜相者,实欺将*也。”
李牧愤忿曰:“郭开国贼,始谮廉颇,今复谮吾。吾今提兵入阙,诛除此贼,然后御秦可也!”
司马袁尚曰:“赵王信听郭开,将*提兵入阙,知者以为忠,不知者以为乱。以将*之才,随处可立功名,何曰必是赵国?”
李牧沉默良久,仰天叹曰:“吾尝恨乐毅、廉颇为赵将不终,不意今日乃及自己!”李牧又曰:“赵葱不足代将,吾不可予印授之。”
是夜,李牧将大将*印悬于帅堂,微服遁去。赵葱帅堂取印,恨李牧不肯授印,遂遣亲信追拿李牧。在一个旅店里,赵葱亲信追到了卧睡在榻的李牧,缚而即斩之,割李牧首级回营复命。可怜名将李牧,竟死于这般!。
代郡之兵素服李牧,闻其被害,不胜愤怒,数万代兵一夜之间尽皆归奔代地去了。
王翦、杨端和闻赵葱代将,而李牧死,代兵走,即约期并进。赵葱、颜聚分兵来战,倶大败,营垒尽失,赵葱阵亡。颜聚领败兵奔回邯郸,秦*跟随追击围了邯郸。
秦王*闻报秦*大胜并且围了邯郸,即亲率一*来到邯郸城下督战。
赵王迁闻败大惧,又见秦王*亲至城下督战,愈恐,便欲遣使往燕、魏两国求救。
郭开言赵王迁曰:“燕、魏自保不暇,何能相救?不如效韩王降秦,*民可免屠戮,而大王亦不失公侯之封。”
赵王此时恐惧,便命郭开来写降书。
赵王迁之兄公子嘉闻听赵王迁欲降,急奔王宫来谏曰:“先王以宗庙社稷传于王,岂可轻弃?臣愿与颜聚效死守城,万一城破,代郡数百里,人民数十万,尚可为国,奈何便降!”
郭开曰:“城破则大王为虏,何能至代?”
公子嘉大怒,拔剑欲斩郭开曰:“误国贼臣,尚敢多言!”赵王止之。
在此不定之际,秦将李信又引兵三万到来,日夜攻打邯郸甚急。
赵王迁忧,一夜数惊。郭开奏曰:“公子嘉、颜聚辈不足恃也,愿大王自断于心,城破则迟矣!”
赵王惧,听郭开,命竖起白旗,开城西门捧印玺出降。
公子嘉闻赵王降,泣而拜别祖庙,与颜聚保赵氏宗族数百人出城北门奔代地去了。
秦王*受赵王迁之降,入赵王宫,当时和氏璧尚在赵国,赵王迁跪献和氏璧及赵国地图户籍予秦,秦王*坐而受之;在场的赵国廷臣掩面流涕者众。
秦王*置赵地为秦巨鹿郡,封郭开为上卿,居赵王迁于今湖北的房陵,废为庶人。赵王迁悔,方悟郭开卖国。
房陵荒僻,周围仅得十几户人家,赵王迁望故乡千里,备感凄凉,自已作歌曰:
房山为宫兮,沮水为浆;
不闻调琴奏瑟兮,惟闻流水之汤汤;
水之无情兮,犹能自致于汉江;
嗟余万乘之主兮,徒梦怀乎故乡!
夫谁使余及此兮?乃谗言之孔张!
良臣淹没兮,社稷沦亡;
余听不聪兮!敢怨秦王?
赵王迁此歌是言自己伤了忠臣而听言奸臣,以致国亡!
赵王迁流居房陵,郁郁自悲而不得开颜,一年便死了。
郭开亦未得好死,他是山东金坛人,因积金太多,便向秦王*请假送金返乡。秦王*笑而允之。途中,郭开遇盗被杀,金亦尽失。
秦灭赵国是在秦王*十九年,即灭韩的第二年。二年之后,秦王*命大将王贲率*十万伐魏。
魏国的都城在今河南开封,开封的西北有两条河,一曰汴水,一曰*河;王贲领*伐魏之时,正值春天雨季。王贲察看地势,决定水攻。他率领*士于开封的西北开渠,筑堤壅其下流,引二河之水来淹开封。秦*数万冒雨挖渠,渠成而大雨一连十日不止。王贲遂命决堤引水来灌开封。水势浩大,开封城墙被浸,多处倒塌。秦*乘势进攻,开封城破,魏王被虏。王贲把魏王及其宫属俱用囚车押往咸阳,途中魏王病死,魏国遂亡。秦王*置魏地为三川郡。至此,紧邻秦国东面的韩、赵、魏三国,均被消灭。此时是秦王*二十二年。
[本章完待续第十五章荆轲刺秦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