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房企2021年拿地100强碧桂园双第1, [复制链接]

1#
哪里治疗白癜风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

年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可以说是比较煎熬,随着市场大环境的冷淡,房企的生存和发展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少房地产企业甚至走到了崩溃的边缘,房地产经济的泡沫正在逐渐被戳破。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其实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房地产不可能快速衰落。

房地产经济风向的转变,不仅体现在房地产销售额、销售面积上,更体现在拿地金额、拿地面积上,甚至于从因果关系来看,后者更能体现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趋势,因为在拿地层面,房地产企业是买方,只要房地产企业的拿地需求依旧旺盛,那就说明房地产市场依旧火爆。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年中国房地产企业权益拿地金额与面积TOP榜单”显示,年我国头部房地产企业的拿地金额、拿地面积均出现了一定比例的下滑,而且下滑幅度还比较大,表明了房地产企业年的拿地热情普遍不高,当然也有可能是受限于经济原因,但结果都是异曲同工,那就是年的房地产市场的确是很低迷,房地产企业遭遇了巨大危机。

拿地金额

东原集团年拿地金额为72亿元,排名年房企拿地金额百强榜第位,与上一年排名第位的实地地产集团(拿地金额85亿元)相比,入围门槛下降了13亿元,同比下降15.29%;年拿地金额百强房企拿地总额为亿元,比上一年降低亿元,同比下降21.5%。无论是入围门槛,还是拿地总额,均大幅下降,且降幅均超过两位数呈快速下滑。

碧桂园年拿地金额为亿元,万科拿地金额为亿元,保利发展拿地金额为亿元,中海地产拿地金额为亿元,是年仅有的4家拿地金额超过0亿元的房地产企业,与上一年相比,拿地金额超千亿的房地产企业少了1家;

有8家房地产企业年拿地金额介于—0亿元,比上一年少了5家;年共有75家房地产企业拿地金额超过亿元,而年为82家,下降了7家,全面回落的趋势十分明显,并非是少数几家房地产企业的个别现象。

华润置地拿地金额为亿元,绿城中国拿地金额为亿元,招商蛇口拿地金额为亿元,龙湖集团拿地金额为亿元,中国铁建拿地金额为亿元,建发房产拿地金额为亿元,依次排名第五至第十,其中龙湖集团年拿地金额高达亿元,年拿地金额同比下降高达29.23%,是拿地金额十强房企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房企。

拿地面积

南明投资集团年拿地面积为万平方米,排名年拿地面积百强房企第位,与上一年排名第位的金坛国发(拿地面积万平方米)相比,入围门槛下降了4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7.49%,减去了1/4还多,降幅超过拿地金额百强房企入围门槛减幅。

碧桂园年拿地面积高达万平方米,是唯一拿地面积超过万平方米的房地产企业,但与年4万平方米的拿地面积相比,还是下降了13.11%;万科拿地面积为万平方米,保利发展拿地面积为万平方米,中国铁建拿地面积为万平方米,是仅有4的个拿地面积超过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企业,但与上一年相比,均大幅下降,降幅远超排名榜首的碧桂园。

年仅有4家房地产企业的拿地面积超过0万平方米,而年拿地面积超过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企业多达12家,直接减少了2/3,拿地面积堪称是直线下降了。年拿地面积介于—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企业有14家,而年为22家,同样大幅减少。

中国中铁年拿地面积为万平方米,新城控股拿地面积为万平方米,龙湖集团拿地面积为万平方米,华润置地拿地面积为万平方米,绿城中国拿地面积为万平方米,万达集团拿地面积为万平方米,依次排名第五至第十。

综合来看,年百强房地产企业无论是拿地总金额,还是拿地总面积,均呈现出大幅下降的趋势,其中碧桂园、万科、保利发展全部排名前三,是年拿地金额最多、拿地面积最大的三家房地产企业,但也挡不住房地产企业的整体下滑,年房地产企业或许会进一步两极分化。对此,你如何看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