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武汉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共同抗击疫情,全中国都在行动。防疫物资生产和销售企业的工作人员,更是加班加点,奋战在工作岗位上。
工信部应急物资重点储备生产企业三奇医疗卫生用品公司:全力组织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供应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确定日照三奇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奇公司”)为全省疫情防控物资生产重点调度企业,要求日照市组织该企业抓生产保供应,坚决完成保障湖北医用口罩、防护服调拨任务。日照市和三奇公司抬高站位,服从大局,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全力做好紧缺物资生产供应工作。
三奇公司是工信部应急物资重点储备生产企业,具备日产口罩万只、防护服套能力,产能规模国内领先,并在日本和越南设有分厂。领受任务时虽然已近年关,但三奇公司表示坚决以大局为重,服从省市安排,积极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春节假期职工不稳定等困难,组织动员多名员工主动放弃休假投入生产,千方百计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调拨任务。
日照市委、市*府成立工作专班,分管副市长带领市工信局负责人入驻企业,积极协调解决劳动力、原材料、资金等问题,全力做好企业生产保障工作。相继发动企业驻地妇女和学生余人临时应急参与生产,并从周边其他服装厂征用余名放假工人经培训后上岗,提高防护服生产能力。预计经上岗培训后,每天防护服产量可达-00套,是平常生产能力的两倍。1月23日下午,日照市委书记张惠到企业察看生产情况,要求有关部门全力以赴协调解决问题,帮助企业加快生产。1月25日(大年初一)下午,日照市委、市*府在三奇公司召开会议,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完成生产供应任务。
1月22日至24日晚12时,三奇公司已向武汉市发送医用防护口罩万只、医用一次性防护服7.万套(库存加即期生产)。其中,1月24日晚,按照工信部关于立即调度该企业加快生产并增加调拨量的要求,加大生产强度和进度,并在武汉方面运输*机因空管未能起飞的情况下,组织20套防护服由专车从日照起运武汉。目前,三奇公司正加班加点生产,保证3日内再向湖北发送防护服1万套。同时,已从越南分工厂紧急调拨套防护服,预计1月29日(正月初五)到达青岛港,然后紧急转运至武汉市。
国药集团:两小时奋战接力,多套防护服驰援一线!
国药集团采购、销售、质量、物流、门店等相关部门领导和员工放弃休假,坚守岗位,只要前线需要,一声令下,国药人全部就位,高效协同,带着使命和物资出发!1月26日上午9点55分,国药控股接到工信部的紧急通知,要求在当天上午12点前调配紧缺物资(防护服)至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必要时可动用*用飞机进行支援。只剩下2个小时的时间,国药控股立即要求国药一致快速完成物资的调配、出货以及运送,保障第一时间空运至疫区。国控广西作为地方药品储备单位,各部门第一时间到位,经过多方协调,一方面物流仓库做好出货运输准备,一方面联系机场调动飞机快速就位。
11:12分物资出库
11:40分物资到机场
12:12分卸货完毕
13:10分,机场手续交接完毕
13:30分,共套防护服被送上航班CZ,发往武汉。
疫情当前,国药一致下属多家子公司、多家门店始终坚守,在春节期间时刻响应国家和疫情的需要,无论此时的国控广西紧急调拨,还是国大药房承诺的“疫情不涨价”,都是国药人“关爱生命呵护健康”的初心不忘。
武汉华世达:刚刚放假就复工,正月初一开工生产医疗防护品
“大年三十全厂员人就正式放假了,没想到临时召回加班,就有一半员工响应。”1月25日,位于武汉开发区纱帽街的武汉华世达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振华,向记者大呼意外。24日当晚,该公司临时向全厂多名员工下发自愿加班通知后,第二天早上,近百名员工按时上班投入到紧张的生产中。
据了解,武汉华世达是一家专门做出口防护产品的企业,在国内尚未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新型肺炎发生以来,医疗防护品需求大增,武汉开发区动员该企业复工。该区经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积极调度辖区具有资质的医疗器械公司,为该企业复工开辟绿色通道,全力满足医疗防护品市场需求。
在该区有关部门协调下,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向华世达公司紧急核发二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准许该企业在国内生产医疗防护品。
目前,该公司已于正月初一正式复工,预计每天可生产普通医用口罩60万支、N95口罩-00支、高级别防护服0-件。“只要*府号召,我们承诺无限期复工,生产防护品。”何振华表示,考虑到当前武汉急需医疗防护产品,公司及全体员工同意延迟休假,开足马力投入生产,直至疫情缓解。
上海远钦净化科技有限公司:加班加点赶制口罩,增加供应
这是1月26日拍摄的上海远钦净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口罩生产线。近日,位于上海市奉贤区的上海远钦净化科技有限公司内一片繁忙。公司员工在加班加点赶制口罩,增加供应,为防控新型肺炎疫情提供保障。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江苏省健尔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连夜召回工人,加班加点,每天生产40万只口罩
常州金坛企业、江苏省健尔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连夜召回多名当地工人,加班加点生产医用口罩。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原料充足的情况下,企业可日出产口罩40万只,全部平价供应市场。
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4小时不停工,每天可生产口罩10万只
“我们的工人已经全部到位了,现在正在加紧生产。”1月23日,四川省口罩生产企业之一、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负责人石明阳表示,目前已按照全省联防联控后勤保障组和经济和信息化厅的统一安排,紧急召回60名工人,开始恢复生产,24小时不停工,每天可生产口罩10万只。
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注射器、输液器等产品,口罩生产占公司产能较小。“平时口罩的需求量很小”石明阳分析,需求量大量增长后,各生产公司陆续接到全省防护用品物资保障、加班生产的紧急通知,都在陆续加紧恢复生产。
目前,公司日产量约10万只,产品主要供应各大医疗机构。石明阳说,“公司正在想尽办法购买、调运原材料,以满足后续生产需要,各级*府也在积极帮助我们协调原材料和物流,虽然原料价格和工人工资都有增加,成本上浮,但公司应该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全力做好市场供应。”
成都中光洗消剂有限公司:保质保量全天24小时开足马力生产
“请放心,我们的工人已全部到位,现正保质保量全天24小时开足马力生产。”除夕夜,正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位于成都彭州市的成都中光洗消剂有限公司厂房内,却灯火通明,工人正加班加点工作,机器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
公司总经理马灵表示,目前已按照全省联防联控后勤保障组与经济和信息化厅的统一安排,紧急召回了个工人,实行24小时加班,千方百计保障消*产品的供应。
中光洗消剂有限公司主要产品包括84消*液、消*粉及泡腾含氯消*片等,目前已连续加班4天,每天能够生产吨消*用品,以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为进一步提高产能,公司近日专门购进了一台价值40多万元的机器,目前正在安装调试,投用后产能将会得到明显提升。
天府中药城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即便亏钱也做!
1月25日,大年初一,位于成都彭州天府中药城的一家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医用口罩生产线18位员工已经全部就位,开足马力进行生产。22日,已经回到老家江西南昌的公司总经理廖佳明连夜飞回成都,在路上就马不停蹄召集口罩生产线工人回厂复工,“23日凌晨开始就和原材料供应商取得了联系,除夕、初一、我们都没有停工,生产将持续到疫情结束后!”
目前,该企业工厂口罩每天生产量在3万只到8万只之间,产量波动的原因在于目前生产所用原料依赖于库存,“已经和外地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协调了,新的原材料有一部分正在运输途中,有一部分会在春节假期结束前发出。”
对大部分医疗器械生产销售企业而言,口罩利润并不大,特殊时期,随着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提高,生产端利润又被进一步削薄,对此,廖佳明表示不会在意,“即便亏钱也做!”他透露,春节期间,公司将付给工人三倍工资,并根据加班具体情况另外给付加班工资。生产出的产品,一部分提供给防控一线人员,一部分在电商平台上面向市民销售。
科伦医贸:20小时不间断奔赴,新一批医疗物资顺利送达武汉
1月21日,科伦医贸何文飞董事长牵头成立了新型冠状病*防控应急工作组。科伦医贸众多干部、员工立即取消休假,及时返岗到位,第一时间确定应急方案及工作安排,并对防控药品及口罩等物资的储备、分配及配送等各环节工作进行了精准部署,同时医贸总部、各子公司与市区各级市场监管局、卫健局及医疗机构进行了沟通对接,确保春节期间各医疗物资及时到位。
1月21日12:00,科伦医贸第一辆满载医疗物资的货车已发出;12:30,科伦大药房召回员工,紧急协调备货、发货,在紧急疫情的面前,主动落实药品不涨价及送货上门、快递送货等服务,竭心尽力解群众之所急。1月22日9:00,各子公司已将连夜准备好的医用物资送达川内各级*府部门和医疗机构;15:00,经过20小时不间断奔赴,新一批紧急驰援湖北的医疗物资(个口罩,瓶消*液,00只一次性PE检查手套)已顺利送达武汉。
成都明森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通宵作业,每天生产20万片医用口罩
位于蒲江县的成都明森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也召回了工人,同样开足产能24小时生产。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连续加班三四天了,每天都是通宵作业。该工厂每天能够生产20万片医用口罩,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
长沙芙蓉口罩厂:工人放弃休假,每天16个多小时加班加点保障供应
新型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口罩作为抗击疫情急需的耗材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