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江苏报道:“您好,我要找‘坐诊’律师咨询问题。”指前镇社头村村民姜女士心急如焚,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她来到了社头村“法律门诊”,这里“一桌两凳开门诊,三治合力解民忧”。
议案普法“治病症”
在社头村的“法律门诊”内,负责接待这位姜女士的是今年58岁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李祥荣,他给姜女士梳理了相关法律条例,给出了相关建议之后,又针对农村常见的法律纠纷,给姜女士进行了释疑解惑。
李祥荣说,“法律门诊”必须坚持以法律为准则,疏导当事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以更好地治疗“病症”。此外,金坛区司法局多次组织基层法律工作者业务培训指导,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培训,讲解调解文书的规范制作、归档方法等业务技能,共同破解“疑难杂症”。
专人专方“开良药”
“喂你好,这里是指前镇新河村‘法律门诊’吗?我有一个问题想要咨询。”坐在“诊室”内的指前镇新河村法律服务工作者听了电话那头村民李某的讲述,得知李某的问题属于工伤赔偿范畴,且相对复杂,立即联系了江苏常金律师事务所的驻村律师王敏,充分了解情况后,王敏帮助李某厘清了其中的法律关系,依法进行调解和上诉,最终为李某争取到2万余元赔偿款。
金坛区司法局局长何云华介绍,年实施“法律门诊”方案以来,金坛已开设多家“门诊”对群众无门槛营业,有法律需求的村民可以直接电话“预约挂号”,工作人员会根据情况为其精准对接专业律师解决问题。
律师向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专家门诊“除病灶”
“这周五,江苏兴坛律师事务所张华律师在我们村‘坐诊’,有法律问题的村民,请到村委会‘法律门诊’进行咨询。”每周一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