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荡湖曾经是全国网围养鱼、网围养蟹的发源地。近年来,金坛区积极探索“增殖放流人放天养”的水产养殖新模式,拆除所有网围,使长荡湖走上由生产型湖泊向生态型湖泊转型发展之路。
眼下正是螃蟹大量上市的季节。下午,长荡湖国有捕捞队队员们来到长荡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集中捕捞野生螃蟹。今年是长荡湖全面结束围网养殖后的首个捕捞季,通过采取环境修复、增殖放流、封湖禁渔等措施,长荡湖野生金蟹在生长指标和肉质方面都达到有机产品水平。
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名誉会长李国平表示,因为野生环境,螃蟹个子长的比较大,规格比较高,今后湖泊蟹业发展的总趋势,主要模式就是像长荡湖这样的“增殖放流,人放天养”。
过去,部分渔民和养殖户为追求经济效益,过渡围网养殖破坏水环境。近年来,金坛区启动长荡湖网围整治工程,先后拆除长荡湖金坛区域内的网围近5万亩,清理废弃船只条,建成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亩,加快推进退圩还湖、湖底清淤、出入湖河道整治和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目前,长荡湖湖区保持三类水质,增殖放流蟹苗,将进一步改善长荡湖的水域生态环境。有数据显示,河蟹放流野养,回捕率约3%-5%,每年可产大蟹万只以上。
江苏省金坛长荡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长荡湖水产管委会管理处主任周建说:“转型以后,我们加大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其中一个就是实行了“净水渔业”工程,长荡湖金蟹蟹苗的放流,每年放流一亿只,一定程度上改变长荡湖生态环境。”
近三年来,金坛区共在长荡湖放流鲢鳙鱼多万尾、青虾0多万尾,蟹苗超过2亿只。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资源调查与放流效果评估,年长荡湖渔业资源捕捞总量可达到吨,其中鱼类允许捕捞量吨,青虾、河蟹允许捕捞量分别为5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