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京1月18日消息(通讯员刘锡引记者景明)1月15日,历时20个月,由中铁二十四局承建的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全线唯一一座隧道——阳山隧道顺利贯通,为年南沿江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5月底,二次衬砌施工完成,7月隧道全部施工完成。
上午,在隧道现场,江苏省铁路集团总经理丁建奇与省总工会、省铁路集团、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南京枢纽指挥部、地方单位相关人员在现场共同见证了隧道的贯通,并向建设工人代表送去慰问。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承建的南沿江城际铁路二标段施工范围从正线DK24+至DK58+站前工程,长度34.公里,线路途径南京市江宁区、句容市和常州市金坛区。受变更影响,目前中铁二十四局南沿江二标项目共有13段路基,其中已经完成7段;共有桥梁10座,钻孔桩、承台、墩身等下部结构完成80%;共计8座连续梁,已完成2座。
阳山隧道位于江苏省常州金坛区与镇江句容市交界处,属于中长型隧道,全长米,最大埋深约米,隧道围岩总体上非常破碎,发育断层共6条,穿越茅山5A级风景区,该隧道是南沿江城际铁路全线唯一一座隧道。
自开工建设以来,江苏省铁路集团遵循“主体主导”工作思路,及时解决项目用地手续、施工许可等卡点,主动帮助协调地方关系。中铁二十四局南沿江项目部克服围岩土质、塌方易发等重重困难,充分发扬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多方合力顺利完成了隧道贯通的节点目标,为后续架梁、铺轨施工提供有效的保障。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高、难度大,为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施工意识,中铁二十四局南沿江项目部建立“平安二十四”超市流动站,利用小货车在施工现场开设“平安二十四”流动超市,一线工人可通过遵守安全生产纪律、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排除重大安全隐患等途径赢取积分券来兑换超市里的商品,足不出户不花一分钱就可以满足日常所需,在便利作业人员的同时,调动大家参与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营造“人人学安全、讲安全、抓安全”的浓厚氛围,为隧道施工快速推进保驾护航。
作为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茅山素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的称号,被誉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穿越茅山风景区的阳山隧道,拆迁难度大,风景区内施工干扰大,施工环保要求高。施工前,中铁二十四局南沿江项目部将绿色施工理念贯穿方案编制全过程,施工中,项目部按照“布局合理、施工有序、材料整齐、设备有序、标识醒目、环境整洁”的要求,从进场就全面实行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严把安全质量关、严守安全质量红线。施工中配置专业污水净化系统、降尘喷雾系统、噪声监测系统,深入践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管理理念,获得南沿江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标准化工地称号。
中铁二十四局南沿江项目部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质量、安全、进度、成本、资源配置、环水保等数据采集和控制,按照“互联网+铁路工程建设”的思路推进信息化建设,以安全质量为核心,通过“视频监控”“隧道围岩量测”“沉降观测”“隐蔽工程影像资料”等涉及现场过程管理的各种应用模块为基础,以信息化的手段辅助现场管控,设置专职信息化管理人员,从事铁路项目信息化管理实施工作。实施过程中将根据工程特点,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通过信息的及时传递和作业现场的实时监控,实现关键施工工序的优化调整,构建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将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环水保等内容集成到统一的工作平台系统中,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质量过程可视、全程可溯。
项目部始终以建设标准化工点为目标,配备了湿喷机械手、液压仰拱栈桥、具备分仓入模带模注浆功能的智能化衬砌台车、半自动防水板铺设台车、水沟电缆槽台车、养护检修台车、小导管自动冲孔机、钢筋网片自动焊接机等全套机械化工装,高度重视超前地质预报,根据围岩情况动态管理,岩变我变,及时加强支护措施,开展变更设计,确保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真正实现了以工装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保安全的整体目标。项目部还建立了智能物料管理系统实现了原材进场验收、原材试验检测、原材运用、砼浇筑一体化管理,从程序上杜绝了原材的未检先用,并且实现了现场技术人员运用手机APP端发起砼浇筑令到现场混凝土浇筑完成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实现了施工现场、试验室、拌和站信息无缝对接,大大的提高了现场的工作效率。通过BIM等信息化技术对关键施工工序进行优化调整,从而降低成本,并通过验工计价等信息系统应用,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成本控制。基于VR/AR技术对项目人员进行可视化安全培训及交底,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中铁二十四局南沿江项目部积极响应公司“创新驱动、科技立企”战略,生产不忘科研,科研助力生产。项目部成立至今,完成了一系列科研活动,取得3项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发表多篇科技论文,其中一篇论文荣获国铁上海局集团南京枢纽指挥部年度论文评审“一等奖”,依托阳山隧道项目,已成功培养了多名硕士研究生。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铁二十四局南沿江项目部第一时间制定防控预案,按照地方*府和业主关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要求迅速谋划复工复产,及时购买口罩、体温计、消*液等防疫用品并向职工、现场作业人员发放,每日安排专人进行项目驻地消*和工人生活区消*工作,密切